当前位置: 教育新闻

劳动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评? 有了“烟火气”的劳动教育值得期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22-05-17 10:30:51
分享:

  劳动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评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一度留存于80后家长记忆深处的劳动课,如今再度出现在他们孩子的学习生活里——中小学生要学烹饪、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等技能。

  面对新独立出来的劳动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考评?近日,在“上好生活劳动课,争做时代新少年”座谈会上,这一话题引发来自合肥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等多方代表的热议。

  80后家长张凯星在农村读小学时,下地拔过草,在学校锤过“洋钉”。而她在合肥市南门小学读六年级的儿子,平时在家的“劳动范围”就是收拾打扫房间,没进过厨房。

  “我们很少让孩子下厨干活儿,他以后总不能天天订外卖吧?”张凯星对儿子劳动课的期望就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好好锻炼一番,学到课外知识和生活技能。

  “眼下的痛点是没有统一课程标准体系,缺少专业的教师、场所和环境设备。此外,每所学校所处地域和学生成长背景不一样,如何形成自己的劳动特色值得探究。”合肥庆平希望小学德育主任王俊说。

  合肥潜山路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的母亲表示,很多家长连孩子自己烧开水都不放心。她建议在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孩子接受包括做饭洗衣服等一整套生活技能的劳动教育。

  她关注的,其实是很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形式问题。

  “劳动的内容很广泛,包含农业、工业、手工等元素,城市里的确缺乏场景资源。”有20余年的小学校长工作经历的程庆春说。

  近年来,围绕劳动教育,合肥有学校在农村或郊区联系“承包”试验田,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教育集团化发展,部分学校学生数量激增,多则上千人,劳动实操教学很难覆盖每一个孩子。

  针对场地难题,程庆春提议,学校可以尝试和企业、工厂建立常态化联系,组织学生从事工业劳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开垦荒地搞农业种植,也可以考虑,不再请物业公司打扫卫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有限场景资源,自给自足开展劳动课。”

  合肥市经开区社发局教体处主任杨小龙认为,劳动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结合,由学校教育引领方向,社会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家庭教育跟进养成劳动观念、品质和习惯。“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后服务,低年级学段应重点考虑劳动规范和标准,中高学段重在合理开展劳动技能实践。”

  劳动课“教什么,怎么教”同样也是话题焦点。

  “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没法下地干活儿,厨房就是劳动课的主要场所之一。”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从事教研工作的汪俊分析,小学生年龄较小,臂力、耐心、胆量等方面和成人有差异,特别是对厨房器具、安全自我防护、食材搭配等知识了解甚少。针对小学生的劳动课,不是简单教孩子炒熟一道菜,还要传授烹调技法、营养价值方面的知识。

  多位教师和校长也一致呼吁,当务之急是编写一套从易到难的标准劳动课教材,让孩子易懂易上手,譬如烹饪,每道菜放多少调料都可以在教材中明确。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劳动知识传授和文化课不一样,必须动手,但是也不能‘放养’,的教学做合一。”合肥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彭正说。

  孩子学了技能,如何反馈考评,让老师开展教学更有抓手?座谈会上,劳动课评价问题也备受关注。

  合肥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唐文水分析,一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是宽泛的,存在“各干各的”、缺乏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等问题,将劳动和教育两个词割裂了。“不是让孩子回家洗个碗、做个饭就是劳动教育,用什么态度、什么方式完成劳动,让孩子体验劳动过程才是教育的目的。”

  唐文水从五育并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记者注)的概念中得到启示:为何将劳动放在最后,因为综合性很强的劳动是教育的落脚点。对待劳动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也就是敬业精神,如何动脑筋做好一道菜,反映了孩子的智,劳动的过程消耗体力,最后呈现的成果一定是美的。

  彭正以自己所在学校洗刷系列课程为例,孩子一个月内学会刷鞋子技能,得每周完成一个小目标:先从用刷子清洗鞋子表面泥巴,再到用清洁剂清洗运动鞋网面,再到独立漂洗鞋子,最后晾晒鞋子、整理鞋柜。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学生自评、家长评价。

   技能成果容易评价,如何量化评价劳动观念养成、精神品质感悟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指标,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细化。彭正坦言。

  对此,杨小龙也有同感:对劳动课的评价是否应该落在学生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多方面。

  对劳动课的评价一定要强化过程,绝不能是卷面评价、结果性评价。一位教育界专家认为,这要求校方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教师投入时间和热情,客观公正观察记录孩子在团队中的劳动表现和状态,以及孩子产生的积极变化和劳动意识的转变,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倒逼学生和家长逐渐重视劳动课。

  合肥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李德山认为,对劳动课的考评,不仅是考试这么简单,还应该有更加细化、贴近实际的标准体系。

  对此,唐文水呼吁,应开发契合孩子兴趣点、家长需求和老师实际情况的课程评价体系,让劳动教育具象化,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接触实践、认识社会、收获成长,真正让技能从课本走向生活。(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王海涵 王磊 实习生 周钧仪)

关键词:劳动课,教育部,中小学责任编辑:黄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