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握大势,把教师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教师,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四个相统一”和塑造学生的“大先生”,为教师队伍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与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教师队伍走上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建设之路。
十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数量质量逐年提升、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日见成效,培养培训质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日益深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乡村教师队伍补齐建强、教师地位待遇提升长效机制建设、高层次教师培养培训、“互联网+”教师教育等重点领域获得历史性突破,从而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时代贡献。而这一系列成就、突破背后,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前教育变革时代命题和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的科学指导。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厘清和抓住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在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形成了新发展阶段的“新师说”,揭示出高质量教师队伍发展的“成功密码”——
一是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教师队伍关乎“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要把好立德树人的方向之舵,就需要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权,引导广大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实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领教师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带领教师队伍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精神指引下开启伟大征程,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言以蔽之,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教师队伍建设方能有时代前瞻的理想指针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二是按照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规律办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长远谋划、科学布局,起点在于把握遵循教书育人和教师成长规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按照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律办事,需要做好“尊师”“惠师”“强师”“严师”系统工作,吸引适教、乐教、善教的优秀人才成为大国良师;需要坚持教师教育的公共属性,把教师培养工作与乡村振兴、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统一起来;需要强化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支持教师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变革,为教师提供精准培训、多元资源、包容环境,让教师在持续的教育创新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总之,只有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把握和尊重教师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发展。
三是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一千八百多万教师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做好这一庞大体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需要积聚、用好、用足我们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教师质量提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提升、结构优化;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公费师范生制度、特岗教师计划、优师计划、强师计划一系列制度措施补齐乡村教师短板,有力支撑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在于治理协同与政策合力,教育、编制、人社、财政联合攻克管理痛点,以县管校聘、交流轮岗、放管服改革,激发教师活力,保障教师安心从教。总而言之,只有用好制度优势,才能赋予教师队伍建设以攻坚克难的实践力量,使之不断朝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建设方向迈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伟大实践与持续创新,又将反哺中国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创新,让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永葆青春活力。(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