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人均每年喝200杯咖啡,美国是400杯,欧洲是750杯。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虽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相比低得多,但喝咖啡的人群增长量迅速。研究发现,除了咖啡因,咖啡中还含有数百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从而有助预防多种慢病。综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欧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210~40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3~5杯咖啡)是适宜的。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咖啡是忌口食物。
孕妇和乳母。孕期摄入大量咖啡可能会导致胎动异常、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胎儿等,因为咖啡因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极其有限。欧美孕产领域学术组织认为,不鼓励孕妇喝咖啡,如果实在要喝,每天咖啡因摄入不得超过150~300毫克(约1~2杯咖啡)。咖啡因也会进入乳汁,可能导致婴儿睡眠障碍,因此哺乳期女性也要少喝或不喝咖啡。
儿童青少年。这类人群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导致失眠、亢奋、焦虑、反胃、食欲减退、头疼等不良反应。不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喝咖啡;12~18岁的青少年可少量饮用咖啡,但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得超过100毫克(约1杯咖啡)。
骨质疏松患者。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提示,大量饮用咖啡、茶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国际骨质疏松协会、美国骨质疏松协会均认为,骨质疏松患者每天的咖啡摄入量应控制在3杯以内。
正在服药的人。很多药物的代谢会跟咖啡因的代谢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增加咖啡因的作用(当然包括副作用),有的是增加药物的效果,有的是降低药物的效果。药物的剂量是按照正常吃的效果来设计的,不管是增强还是减弱,都会影响治疗。能够与咖啡因互相影响的药物很多,普通人大概无法记住,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服药期间不喝咖啡。
对咖啡因敏感的人。部分人对咖啡比较敏感,喝之后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恶心、头晕等不适感,类似“茶醉”的现象,也有人喝咖啡后会影响睡眠。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不要勉强自己,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频次及饮用量。
某些消化道疾病患者。咖啡可刺激胃酸分泌,存在胃酸过多、消化道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咖啡。
焦虑失眠的人。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咖啡因可导致焦虑症状加重,并且会影响睡眠。因此,焦虑失眠的人最好少喝咖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石正莉)